德国的主要钢铁基地包括慕尼黑吗?
1、包括慕尼黑。德国工业分布广泛,德国的工业区西部有鲁尔工业区,东部有莱比锡工业区,北部有汉堡工业区,南部有斯图加特和慕尼黑工业区。
2、南部工业区以慕尼黑为首,这里发展迅猛,以航天和微电子工业为主导,形成了新兴的工业基地。北部工业区如不莱梅、汉堡和柏林等地,由于靠近海洋,海洋工业的发展前景被看好,尤其是不莱梅和汉堡,它们的地理位置使海洋工业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
3、德国是工业区:德国西北部的鲁尔区是世界上重要的传统工业区之一,是煤炭、钢铁、化学工业集中分布地区,西南部的萨尔工业区,煤炭储量大,钢铁和机械工业发达。德国新兴工业逐步向南部的慕尼黑和斯图加特发展,慕尼黑是南部的主要工业中心,以宇航、飞机制造、微电子等工业为主。
4、鲁尔区作为传统的煤钢工业基地,对德国的工业发展贡献巨大。慕尼黑、汉堡、斯图加特和沃尔夫斯堡等城市形成了强大的制造业集群,而柏林、莱比锡和德累斯顿则在德国东部扮演着工业重镇的角色。随着技术的发展,新兴工业主要集中在慕尼黑地区。
5、鞍山,被誉为“钢都”,是东北地区最大的钢铁城市,也是中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日内瓦,作为瑞士的第二大城市,因其众多的国际组织总部设立于此,被誉为“国际城”。威尼斯,这个意大利东北部的城市,因水上交通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而闻名,被称为“水都”、“水城”、“桥城”或“百岛之城”。
二战德国的钢铁供应
二战中德国的铁矿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自产(开采德国自己的铁矿);二是掠夺(被占领国的铁矿资源);三是从所谓的“中立国”购买。但由于德国自身铁矿的矿藏储备极为有限,所以实际上二战中德国主要的铁矿来源还是后两者。至于掠夺的主要对象,一个是南斯拉夫,另一个是法国。
战前德国的钢铁都是国内炼的,但是德国没有铁矿石,德国的铁矿石主要从南斯拉夫和瑞典进口。大战爆发后,德国占领法国,法国又成为一个铁矿石供应点。关于钢铁分配,楼上几个全在胡扯。你听说过哪国用钢造飞机?如果有,那个国家发动机也太牛B了,这个错误实在是可笑。
在网上查不到,我回忆了一些当年看书的情况:德国二战前的钢铁产量钢铁的产量居世界第二(美国第一)。大部分的武器制造采用的是本土资源,主要钢铁都用在空军和陆军上,重点又投在陆军上,想想德国的机械化和摩托化陆军,都让人不寒而栗。
年希特勒上台后,曾有大批德国著名企业卷入纳粹的整军备战之中,数年后二战爆发,这些企业又成了纳粹德军对外征战的有力支撑,在那段烽火岁月里留下了不光彩的记录。纳粹的“克虏伯大炮”克虏伯公司是德国最大的以钢铁业为主的重工业公司,1933年纳粹上台后,克虏伯兵工厂便成为德国重整军备的中心。
在二战期间,德国以其军事力量几乎征服了大半个欧洲。其军事机器的强大,部分原因在于其庞大的钢铁产量。德国的钢铁生产总量几乎超过了整个欧洲其他国家的总和。 这一产量优势为德国提供了制造大量武器装备的物质基础。据统计,德国在战争高峰期每年能够生产足够的武器装备来武装数百个步兵师和装甲师。
二战时期德国的工业巨头们,无一不是名震四方。克虏伯兵工厂,由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创立,是19世纪到20世纪德国工业界的显赫家族。这家以钢铁业为主的重工业公司,在战争年代里,为德国提供了大量的军火,克虏伯兵工厂也因此成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军火生产商之一。
二战时,德国的钢铁产量不到3千万吨,为何美国能到达8千万吨?
1、从地理环境看,匹兹堡附近地区的烟煤、石灰石和铁矿石蕴藏量丰富,加上内河港口的运输便利,具有大规模发展钢铁工业的良好条件。从历史发展看,到19世纪80年代,该地区已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钢铁基地,其钢铁产值占美国当时钢铁产值的近2/3。
2、就连见惯了大场面的美国观察员都感叹道:一旦战争爆发,美军增援部队走在半路上的时候西欧的战事就结束了,苏联人将站在大西洋沿岸看我们。
3、著名的美国钢铁公司、加来钢厂以及摩托罗拉、阿莫科及内陆钢铁公司等总部均设在此地。此外,芝加哥还被誉为“摩天大楼的故乡”,是仅次于纽约、洛杉矶的第三大城市。②、匹兹堡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西南部,曾被誉为“世界钢都”。
4、应该是说希特勒上台之后的经济振兴,使德国从一个三流的战败国成为了一流的军事经济强国。 进入30年代后,美国华尔街股市的崩盘,所谓著名的“黑色星期一”,造成了全球经济不景气。世界农产品价格下跌,使得乡间日益贫穷。
5、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厂钢的年产量达到了850万吨。1854年,电梯一个四十岁的事业不成功的机械师,留着整齐如划的小胡子,戴着高顶礼帽,站在一个平台上。那个平台由一根缠在驱动轴上的缆绳高高地吊着,悬在参加1854年纽约市博览会的观众们的上方。突然艾立沙·格拉弗斯·奥迪斯下令砍断缆绳。观众们屏住了呼吸。
6、马格尼城创建于1743年,由俄国女皇伊丽莎白·彼得罗夫娜设立,初期最高年产5万吨生铁。随着二战迹象的明显,苏联将其列为大后方钢铁生产基地,邀请美国专家设计工业与城市蓝图。
二战时期德国到底有多强
德国在二战初期的军事力量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之一,采用了闪电战战术,迅速占领了欧洲大片领土。 德国的军事工业高度发达,能够快速生产大量武器和装备,满足战争需求。 德国拥有一支高素质、训练有素的军队,以及一批出色的将领和指挥官。
1940年左右是德国纳粹德军的巅峰时期,当时他们的军事力量强大无比,横扫欧洲大陆,迅速击败多个国家。 在巅峰时期,德军规模达到约700万人,拥有庞大的空军、装甲部队、步兵和火炮,单兵装备先进,军队机械化程度高,战斗力强大。
二战时期的德国是非常强大的。德国在二战前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德国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和训练精良的军队,其军事实力一度横扫欧洲大陆,甚至逼迫英、法两大欧洲传统强国向德国投降。
德国军事实力强大,其陆军巅峰时期达到900多万兵力。相比之下,中国抗战时期兵力巅峰大约为600万。 在二战期间,日本的空军和装甲部队实力并不强大,与德国相比存在明显差距。德国的战术当时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其影响力至今仍在。 如果德国与中国单挑,其军事优势明显。
在军事方面,二战时期德国发起的总兵力达到了1700万人,一线作战部队超过900多万,比日本多出一倍以上,是我国的三倍。如果加上数百万的奴隶兵和200多万伪军,德国的总兵力超过了2000万。德国在空中力量的制造上也表现出色,共生产了113514架装备飞机。
在二战期间,德国在其鼎盛时期几乎统治了整个欧洲大陆,除了几个国家如西班牙、瑞士、意大利和孤悬海外的英国保持中立或仅限于表面上的合作。 德国的军事力量向东推进,对苏联发起了猛烈攻击,将其推至斯大林格勒等关键地点,苏联西部的大片国土沦陷,其军队也遭遇了大规模的歼灭和俘虏。